当前位置: 制片百科 > 文案策划 > 其他

《山村闹元宵》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2020-05-29 17:08:35

  处处花灯皆相似,惟有此处大不同。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个元宵节,我们走出了喧嚣的城市,要去探访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城外的一个小山村。

 

 

《山村闹元宵》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对于汀州,我们神往已久,不仅因为这里是历史文化名城、红色故都和客家首府,更主要的是这里有个闹元宵闹得红红火火、别有一番韵味的小山村中的盛情盛景。几位年轻人老早就商量好:走!这个元宵节我们也去闹一闹!说干就干,我们走上了这段难忘的旅途。

  从汀州城也就是现在的长汀县城到童坊镇的彭坊村还有38公里。车内的民乐伴随着路边的景色,无异于将我们这群人置身于桃园之境。雨后初晴,翠色欲滴。粉红粉红的桃花,远远望去就像艳丽女郎在那梳妆。几片白白的李花,犹如朵朵白云飘落在乡间,桔黄色的油菜花像灿烂的笑脸,亲切地让你直想掐上一把。看着这一切,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好似要把眼睛和肺脏也给洗涤了一遍。我们没能拒绝这浓浓的春风春意和春情,尽情地享用着。惊喜好像无处不在,汀江上游的那座单孔拱形古桥,就象圆圆的月亮掉进了江水里。桥廊看样子被重新修整过。我们无从考察它的建筑年月,但桥的木质及构造都向我们展示它的沧桑。汀江在此蜿蜒而过,江水清澈见底。它们流入了汀州,又流向远方

  满眼的绿水青山,满怀喜悦心情,我们来到了彭坊。彭坊是个古村落,这里四面环山,阡陌相通。一条河流静静地绕村而过。春江水暖鸭先知,岸边垂柳展新绿,嫩绿的叶芽儿在徐徐的微风中飘荡,让人总觉得自己是在春姑娘的怀抱里。进到村里,首先映如眼帘的是另一条小溪流穿村而过,几栋房子临水而建,人们依水而居。波光涟滟,那房子似在水中。从房底拾阶而下,这里曾是村民们洗衣挑水的地方。如今虽然都用上了自来水,但这儿还是农家女洗衣聊天的好去处。如坐在阁楼上,一边与朋友小酌几杯或品几口清香的茶,一边可以欣赏窗外景色,更是别有一番心境。走在古老的石桥上,一种熟悉的情怀扑面而来,“小桥、流水、人家”,让人疑是到了江南水乡。古街是以前的贸易中心,现在仍旧是逢二、七的圩天集市。街上房子多只有两层,以木头为主材料,二楼不高,但做得精致小巧。人们相聚而居,形成了狭长迂回的街道。古街外围的房子没有飞檐斗拱,设计简单质朴,但房前屋后种植了些花草竹木。从花窗往外看,青松翠竹,脱俗的气息回荡其间,可见主人的文化追求及艺术品味。不禁让人想起了郑板桥的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元宵佳节,村里到处香烟缭绕,各种器乐声余音袅袅,人们提着香篮供品穿行在香堂里,上香、叩拜、祈福,充满着浓烈的节日气氛。“划旱船、游菩萨、舞龙灯,好多好多的活动让人目不暇接…… 

  划旱船是在中午进行。划旱船的风俗在全国各地都有,示意着喜庆吉祥、鱼米满仓。细看这彭坊的旱船,似乎要比别处大得多、长得多。用竹篾扎成的轮廓,色纸裱糊后装以各种花饰。一名秀才立在船头,两名船生在中间,船尾是一名奶娘,还有两名拖船的船夫(俗称丑角)。器乐齐奏,锣鼓喧天,真的是莺歌燕舞迎新春。旱船走街过桥穿村,路线自是恒古不变。在张坊的晒谷场和彭坊的十乡坪还要进行表演。被请到这里做客的十里八方的亲朋好友早就等候在此。大坪上人头涌过,人声鼎沸,挤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少笑脸如花。(注:以下这段不用文字解说,直接用原声即可)他们所唱多为生活中一些乐事及自编的情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船夫(也就是丑角)及船生(就是娘子)是划旱船活动的主角,以这种角色出现,多少揉和了客家人的乡村文化。之后是两名船生共同表演秧歌,一样的舞步,一样的舞姿,展示出了客家妹的婀娜多姿与和协的美,毫不逊色于都市里的女模名星。奶娘的表演却是另一种风格,灰谐幽默,一出场就引了全场人们的一片笑声。只见“她”扭着腰肢,扮着鬼脸,在场上走来走去。惹得一旁的另一名船老大跟着起哄。听着他们的笑声,我们也被感染了。是呵,喜庆的日子,是该全身心的放松。听着粗放而不失优雅的乡间器乐演奏,看着他们的演出,时光似乎倒回了几个世纪。表演结束,旱船队伍开始沿街贺春。在这过程中,主船不舞,由两名船老大作些滑稽的动作以博观众的欢笑。如果有人放鞭炮船生则要停船,下船表演秧歌,乐队伴奏,大伙儿边舞边唱。唱的多为流传的民间小调,既悦耳动听,又能以此教化民风。

  划旱船的活动意犹未尽,又听到了小街另一边悠扬的唢呐声声。抬着菩萨逛街的壮汉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这是一尊有着客家血缘的菩萨,他是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是一位被村民视为能保一方平安的佛家菩萨。他就是被汀州客家人人景仰的伏虎祖师。人们供奉伏虎祖师年代已久,每年元宵佳节抬着伏虎祖师神像逛街,是这里自古至今沿袭的盛会盛事。每年的正月十四上午,村民就抬着祖师的专轿,从距村五里外的平原山广福院迎接进村,进到十乡坪,神像被供奉在正中最尊贵的位置,神像前的桌案上立即摆满了各种供品。香烟缭绕,烛光通天,鞭炮长鸣。人们上香奉果,作揖叩拜。有些人还把家里平常不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供奉,以表敬意。伏虎祖师是位得到高僧,在古汀州客家人心里有着极高的声望和人缘。人们祈福为小家,也为大家。你看那花灯上“国泰民安”的字眼赫然在目。同伴发出了“村是山村,但大山终究围不住山村的人们天下为公的胸襟”的感叹。人们抬着神像逛街。抬神像的人都是壮汉,另外,还预备些人。对此,我们很是纳闷。神像逛街,笙乐伴随。一路上,许多民众在守候伏虎祖师的到来,点燃鞭炮,迎接神驾。跟着下来,只差没有把鼓膜给震裂了。看过这样抬神像的么?一边走,还一边下使劲地抖。把神像从轿椅上抛起来,再落下去,再抛起来,把轿椅弄得“嘎吱嘎吱 ”响,而且是越响越好。我们惊谔得眼镜坠地:哪处的神像不是拿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着?可没见过这般别具一格抬菩萨。问当地人,回答说:“这样看着,不觉佛像很高兴么?”虽是答非所问,但其奥秘却无不令人遐想。

  我们听到了许多有关伏虎祖师的神话传说,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他的道场平原山广福院拜访。山林风光景色诱人,一行人兴致难减。这是一个地处偏僻,四面环山,竹木苍翠的小村子,广福院里的当家师傅带我们参观了寺庙。据说,广福院是福建最古老的三大寺庙之一,过去与福州鼓山的涌泉寺、泉州的开元寺齐名,建于南唐保泰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大门进入,穿过天井为大雄宝殿。建筑精湛,庄严宏伟。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栏和石柱,柱上雕有石狮,柱墙有浮雕。殿上方为穹隆式圆形屋顶,正中有八挂图案,显得奇特且格外华丽。伏虎祖师就被供奉在这里。相传,伏虎祖师俗姓叶,是汀州宁化人,出家在开元寺,法号惠宽。南唐保泰年间,汀州老虎为患,人们谈虎色变,闭门不出。武衙兵营如临大敌,刺史邑官束手无策,最后只能贴榜悬赏。惠宽大师年少时曾赤手空拳力毙百斤重的金钱豹,臂力惊人,还能模仿虎啸。惠宽大师也不揭榜,哪儿有虎害哪就有他的身影。他制服了许多猛虎,最后老虎听到他的声音也闻风而逃。保泰三年,因为平原山上有龟峰、狮岩的胜景,惠宽大师常在那里流连忘返。于是,远近村民自动捐钱捐物,在平原山兴建了一座寺庙叫“普护庵”,取普渡众生护佑生灵之意。庵建成后,当地十乡长老请惠宽大师在此安身。“普护庵”也就是现在的广福院。大师在此圆寂后,人们为纪念他为民除害的功绩,在平原山雕塑了“伏虎”神像,尊称他为“伏虎祖师”,历代朝廷也都有敕封。时隔千年,这里几经修整,香火经久不衰。伏虎祖师也已成了人们心中的佛。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捐资者覆盖大江南北。走过正殿是后殿,与正殿相比,这里结构相同,规模略小。殿里左右柱上有两条倒着盘旋的龙,风格奇特。寺里的诸多对联、牌匾,处处透露着当地人心向善的人文意境。若问这里的风光如何?清朝乾隆45年任长汀县知县的徐曰都进士有诗为证:“一层楼阁一层云,花映禅堂水映门,无数名山空过眼,好风新霁上平原。”

  尽管伏虎祖师在人们心中是如此的神圣,但他也历经劫难。菩萨树的故事在当地家户喻晓,便是一个例证。我们有幸寻找到了这棵神奇的古树。古树就在村后的半山腰上,虔诚的人们踩出了一条小路。我们一脚高一脚低地在间里穿行。爬上一个陡坡,一棵树像个巨人突兀于我们面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菩萨树。树根很宽,盘卧于地,遒劲有力。树干粗大,直向苍天。树根中间是空的,洞宽能放下一张桌子,整体看来相当怪诞。这边看像狮子,那边看像老龟,侧看又觉得是猴子,那缺损的部分分明是张开的嘴巴。据说这树已有千年,中途还被雷劈了几次,惨不忍睹。村民们都以为要死了,谁知第二年硬是冒出绿芽,枯木逢春,更是枝繁叶茂。村民们惊诧得奔走相告。 

  “菩萨树呀菩萨树”,我们唏声不断。原来这本是棵油树,俗称“年年退”,每年退去一层旧皮,来年又长出新皮。称这树为“菩萨树”,是因为伏虎祖师的神像曾在这避过难。不知那年那月,村民夜见伏虎祖师托梦,说某月某日将有人到广福院劫持神像,虔诚的村民抢先把神像藏在树洞里,洞里能看到外面的动静,外面却看不到里面。果然到了某月某日,平原山寺庙遭灾。村民都为之惊奇。自此,“菩萨树”的故事传开了。

  从山上下来,已近傍晚。小街上流光溢彩,各式花灯让人目不暇接,欲走还留。这些灯由竹篾扎成框架,外面粘贴各种图案的剪纸。剪纸各有含义,颇为讲究。汀州剪纸起源于明清时期,清代以来,汀东彭坊的剪纸工艺尤为精湛。剪纸不限于何人,男女老幼都会来一手。另外,还出现了刻纸艺人。在古街上,一艺人听说我们想了解当地的剪纸艺术,热心地为我们现场示范起来。只见他把剪好的或方或圆的纸放在桌上,再拿出刻刀一板一眼认真地刻了起来,他做的是刻纸。刻纸技术极为精细,力道要捏拿得恰到好处,轻了重了都容易把纸划破,要刻出维妙维肖的图案那就更难了。然而,刻纸艺人手里似有魔法,几分钟不到就刻出了几张极为漂亮的图案:“金鸡报喜”、“双龙戏珠”、“狮子滚球”,也有字样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都有贺春祝福之意。或许,正是因为这纯朴的民风,才使宝贵的的民间艺术得以流传下来。

  花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龙灯。龙灯上的剪纸也最有讲究。龙灯并不是整一个灯扎成。首先,要做好龙头,龙身则由许多大小一样而花色不同的灯笼衔接起来,再连上龙尾。纵眼望去,颇为壮观。龙是原始的图腾崇拜,在神话传说中它掌管着一方的风雨。村民们告诉我们片刻之后是游龙,以祷求今年风调雨顺。 

  游龙很隆重。掌灯时分,三声炮响。各家各户扛着各自的花灯来到聚合场所,刚才还是零零星星的灯笼,转眼间变成了三条精妙绝伦的的灯龙,一条连着一条行走在乡间小道上。龙灯行走的路线是前人留下的足迹,串起来是个“8”字图。“8”字环环相扣,表现了它的凝集力。祖辈常教育说一个人的力量很是渺小,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所以要团结。且不说祖辈话中的含义如何,单在这黑黑的夜晚,仅靠灯笼里的烛光照亮要游完三遍“8”字图已然不易,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技能。队伍边走边舞,从高处望去,真似蛟龙出海。沿途路上的人家看到游龙多会放鞭炮放烟花,以图吉利。小孩子却凑份热闹,随兴地放鞭炮,跟着游龙,常被冷不丁的鞭炮声吓个正着。这里的游龙不是那个艺团进行演出,而是民众自发的集体活动,可以说是老幼齐上阵。家里没能参加游龙的人也不要紧,一古脑儿都跑上街看游龙去了。街上人流如潮,鞭炮齐鸣,龙灯狂舞,说不尽的火热场景。三条龙灯,一红两绿,据说过去代表了当地大姓的三个姓氏,也代表了一雄二雌,时至今日,只有三条龙的习惯保留了下来,其他的观念都已荡然无存。龙舞得很热烈,刚开始还比较轻松,到后来再壮的舞龙人也是汗流夹背,再看他们,笑脸依然灿烂。是怎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用:“年年元宵都游龙,今年游龙大不同”去形容,也许是恰到好处了。游龙渐渐进入高潮,大街上硝烟弥漫,锣鼓和鞭炮的声音覆盖了一切。拍摄进行的艰难,我们相互间听不到同伴的声音,交流只能用手式。人们笑着,跳着,舞着,舞不尽的欢乐,舞不完心中的祝福。摄影机此时变得很笨拙,那火热的豪情怎么能全拍得下来呢?三遍“8字”游完,三条龙灯最后分别在小学校的大操场和十乡坪团圆。伴随着烟花喜炮,舞出了各种造形,如“游龙戏珠、“蛟龙闹海”、“金龙狂舞”、“大团圆”,尽兴之后,三龙稽首,做个盘龙之势以示游龙结束。至此,龙已请到,今年定是“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夜已经很晚了,紧张的拍摄工作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悄然落幕。只有那山村里的鞭炮声、锣鼓声、民乐声、欢歌笑语声依然响彻耳边,震撼着我们的耳朵,也震憾着我们的心灵。在古汀州一个小山村里,竟有如此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实在让我们感到惊叹!同伴都说不虚此行,如有机会还会再来。再回眸,那轰轰烈烈的鞭炮声已不再单纯,那何尝不是一种诉说,一种渴望,一种深情!

拍片计算器
推荐视频
我要
拍片
拍片
报价
免费
策划
客服 400-888-0960
APP
下载

制片帮APP下载

扫码下载
免费配音
公众号
公众号
拍片热线
400-888-0960
微信
客服微信号
投诉
建议
维权与监督
客服:400-888-0960
微信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