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选文章 > 行业资讯

配音有什么语言技巧?配音的六大诀窍

2023-04-25 11:06:59
标签:

电影、电视成为世界文化的传播媒介,国外译制片成为中国观众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的广泛交流。录音棚里涌现出了一支为国内外影视配音的演员队伍,话筒前也是一支比一支强的演员队伍。但仅仅把配音工作看成是对口型的,要让观众看懂片中人物的对话,远远满足不了一般观众对影视艺术完整性的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国民整体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的提高,观众要求剧中人在加工语言、完善语言的同时,还要把话说清楚,使之达到典型化、格式化,增加可信度,这样才能获得艺术上的享受。

配音是一门语言艺术,是声优在荧幕后、麦克风前,用自己的声音和语言来塑造和完善人物的各种生动形象和鲜明的性格。

声优虽然也属于麦克风前的语言艺术范畴,但与演播不同的是,音准、节奏的设计可以自行根据理解,在挖掘字义后自行设计;也不同于新闻和科教片的解说,可以按照画面叙述,娓娓道来,娓娓道来,娓娓道来,娓娓道来,娓娓道来。影视配音要求声优在原片演员已经创作完成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在语言上对人物进行再创作,配音演员必须对原片绝对忠诚。它使声优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如原片中的角色形象、年龄、个性、社会地位、人生际遇、声线状况等,不容许演员自由发挥,超越原片另立形象。同时,要求声优根据片中角色所提供的全部特质,深入了解和体会角色感受,进而调动演员本身的声音、语言的可塑性和创造性,使配音后的角色更加丰满,立体感更强,从而达到与角色接近的目的。

语言艺术在语言塑造人物时,处处需要有扎实的表演基本功作为基础,这是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演员如何更快更熟练地掌握配音艺术中的经验——经过严格表演和语言基本功训练后的体现过程。

紧紧抓住原片的风格与所搭配的角色紧紧贴近

电影的风格必然要依靠导演的风格,这是导演在电影中所展现的艺术特质与创作个性,而导演的风格则需要透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具体化。

声优是以原声优已创作完成的影像为基础,必须忠实于原声片的风格、时代气息、国家差异、语言习惯等,而进行的语言再创作,堪称语言的二度创作。声优工作周期短,接触人物众多,无论从人物性格、类型、年龄跨度等方面都相差甚远,绝对不会有雷同之处,可以说是两三天换一个新面孔。这些角色也都是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表演风格的各类型演员扮演,他们的表演风格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配音演员对影片风格的把握要快,对所配角色形象的把握要准,要贴近。电影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首先要搞清楚。喜剧也好,悲剧也好,正剧也罢?演员的表演风格是生活化的,还是戏剧化的,演员的表演风格是生活化的,演员的表演风格是戏剧化的?这都将对声优的语言风格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举个例子:同样是国产剧,有反映大城市生活的,也有反映偏远山村生活的,这两部剧都是一部反映大城市生活的电视剧。但在大城市生活中,有反映知识分子、学生、干部生活的,也有城市居民强烈的地域性和强烈的地方色彩(如北京天桥一带、沪苏弄堂一带)。就是要用老北京人的语气和口吻来反映老北京人生活的配音,让观众看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有亲切的感觉,有鲜明的地方色彩。《骆驼祥子》、《龙须沟》等反映老北京人生活的剧作,如果用一口字正腔圆、四个标准的普通话来代替语言,那么这部片子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色彩。

注意以下六个要点提高配音质量:

一、配音语言松垮

和台上要求刚好相反,后面的配音一定要做到张弛有度,浑然天成。由于麦克风的表演敏感度很高,缩短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交往空间。音调和音节的舒展不作要求,不要刻意追求音色的高亢清甜,任何夸张和做作都会失真,要根据生活自然地去感受声音状态。

之前我们曾要求学生在舞台上表演话剧时,为了让后排观众听得清楚,必须加强字音、拉长、提高,强调语音共鸣,吐字咬合,音量释放,所以对台词的语句进行了适度的夸张;但到了录音棚,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一切回归生活本来面目。这自然要归功于麦克风和调音台的决定性作用,任何一点夸张都会带来不真实的效果,而在台词创作上,影视和舞台艺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

二、声控配音

生活用语的松驰自然,绝非取消基本功训练。松弛有度不可失控,松弛有度不可四音杂乱,松弛有度不可吐字含混,也要讲求语感的分寸感,对语言的规范性自然要重视,有时收敛于生活之中。

有些同学会问,既然回到了生活的本真状态,就索性不练基本功了。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说自然松弛是比较舞台剧相对来说,并不是回归到你原本的自然生活中,你原本可能是大舌头吐字不清,也可能是乡音四音混乱,还可能是发音位置不哇,支兹音呐勒音分不清,恩嗯音,喝佛音,衣日音,俄儿音等等,连逻辑重音都听不懂,怎么能胜任配音工作呢?这种所谓的松池,自然是要求较高的,让听者在艺术语言的基础上,无法发现人工雕琢的痕迹。就像照明师在影楼里用了大量的灯,打出自然光的效果一样,这是一种更难的自然艺术,是一种天然的艺术,是一种艺术。

三、资料准备配音

演员再好,也不是一句话拿过来就可以念出来的。虽然你的朗诵水平很高,声音也很好,但与其他角色的搭配也有问题呢?配音演员的创作过程与原片演员一样,要熟悉剧本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风格流派,这样才能在配音创作中有主心骨,即使是历史名剧,不同的导演也能导出不同的风格风格,不同的演员也会演绎出不同的特点,只有经过仔细考察,有了丰富的素材准备(图文并茂),才能为原片中的人物准确、生动地配音。不然就是瞎搞。

四、麦克风的位置配音时

麦克风是语言创作的工具,要学会控制麦克风的技巧,距离远会造成声音虚空,距离近会造成声音劈裂,如果大声疾呼要远离麦克风,如果说悄悄话就把距离调近,通常一尺的距离是最好的,特殊效果一定要经过特殊处理。

我们之前已经说过,负责摆放麦克风位置的是录音助理,跟演员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是,麦克风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前后左右晃动,摆好了也无济于事。演员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必须与录音组合作。前面也讲过在舞台上说悄悄话,要用气把声音顶出去,让观众都能听到,但在录音棚里就不行了,不仅不能大声说悄悄话,有时甚至比生活中的发音还要收敛,有了麦克风,只要距离合适,多小的声音也可以放大出来(轻抿嘴唇和用鼻子呼吸也会传感出效果)

五、配音时的心理调节

在理解吃透原片的过程中,先从角色的行为模仿人手,再追踪角色的思想和行动,由内而外的推敲,把握好行为逻辑和语言特点,顺着这条路进行再加工,才能做到形神兼备,才能有语言生命。外语配音需要略懂一些外文的功底。

就像演戏一样,一切以人物为出发点。声优再添一条:向片中人物靠拢。凡是企图表现自己的大嗓门,技高一筹的杂念都要舍弃不用。因为荧幕上已经有影像在演,你只有顺着连音色、哭笑都要模仿的他(她)的行为逻辑去配音,才能达到形似的第一步;就算原片人物的扮演者在表演上有公认的不合理之处(欠妥),你也得理直气壮地替他(她)讲出来,再用语言加以弥补,才能做到形神兼备,神形兼备,神形兼备。有了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才能配得上语言的生活化。言之有物,言之有物。以防“声画不糊”或“声如离股”。这就需要进行播音方面的训练。

6.配音时的空间意识

相关演员都是站在麦克风前,在录对白前心中要有一个空间,可以想象剧本中规定的情境,可以参考银屏上的循环画面,不管是影视配音、专业配音还是广播剧,有了内在的视像就可以有空间感,这样有机的配合录音师,就可以达到最佳的美术效果。

空间意识在这里指的是,虽然你站在录音室里,但你要说话的空间就像你的原片人物所在的空间一样。比如,人在病房里说话,人在炼钢炉旁说话,呼吸条件不一样,喝茶时和人在运动场上传球时说话,所谓规定情况不一样,语言形式也不一样,这种情况也不一样。如果缺少这种空间意识,配音时也缺少内心的憧憬,哪怕不是一句难听的话,也不是一句完美的表白。空间意识也能引申出另一层意思:声优也是在麦克风前,在接下一句时彼此照应,音调要带茬,不要显得过于呆板,也不要因为个别人的声音过于突出而破坏了整体效果。

拍片计算器
推荐视频
我要
拍片
拍片
报价
免费
策划
客服 400-888-0960
APP
下载

制片帮APP下载

扫码下载
免费配音
公众号
公众号
拍片热线
400-888-0960
微信
客服微信号
投诉
建议
维权与监督
客服:400-888-0960
微信
客服微信